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回顧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就會發現,讓我們感覺幸福和滿足的往往是別人的感謝☀️👨、鼓勵和肯定,這會帶給我們許多動力,讓我們一整天都充滿激情👩✈️。反之則會影響我們心情,帶給我們煩惱的往往是別人不經意間對我們流露出的敵意和偏見,亦或者是令我們不舒服的一些觀點👩🏻🎤,比如說📈:
自己的合作夥伴說話陰陽怪氣,讓我們自己揣摩是不是我惹他生氣了?
自己的室友這幾天老是對我的提議表示不同意,讓我們感覺是不是他對我有意見?
自己的導師說話有一點沖,讓我們感覺是不是我做的不好🖕🏼,老師針對我?
亦或者是僅僅在網上發表觀點或者吐槽幾句就招來帶著戾氣的回復......
事實上🚴🏼🤕,這些事情我們回頭想想嚴重嗎?可能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不會對我們造成任何的損害🏋🏽♂️,甚至🍡,我們可能「理性上」都知道😿🕺🏿:對方很可能是無心的,並沒有刻意想激怒你,或是針對你 —— 他只是習慣了這樣講話👩🏼🍳👱。但是在當下,這些小事,卻很容易就破壞我們一天的好心情。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而感覺特別不是滋味🤡,要麽當場就發作了,要麽忍下來,但是內心始終不是滋味,需要很久才能平復0️⃣。
為什麽我們會容易對別人的態度如此敏感呢?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本來就特別容易對社交其反應,因為我們的遠古祖先,獨居的時候難以生存下來,必須以群居方式才能生存下來。為了維持族群的交流和生存,具備更強“社交潛力”的個體就會被自然選擇下來💋。所以🦶🏿,我們就特別容易在乎社會的評價和反饋☹️, 所以雖然我們經常說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評價,但是我們在很多時候卻做不到,是因為根據進化,我們就是朝著更在意別人的方向來發展的📉。
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明確自己存在的價值,即讓自己感受到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那麽對自我的評價和存在感的感知,就跟別人的註意和態度掛鉤🫴🏽🪔。我們需要明確自己存在價值👉🏿,並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而且自己有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在心理學上叫做自尊。高自尊,意味著你認為自己是有價值、有能力的👨🏿🎨;低自尊,則意味著你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沒有能力的。
一般情況下,自尊是由自我內在進行衡量和判斷的,比如說你喜歡且擅長跳舞🖍,那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與快感和成就感🎑,你能夠客觀的理性的把自己跟別人進行對比,即使沒有得到別人的表揚或者是沒有人欣賞🐵,你也有足夠的自信,知道我做的不錯。
但是,真實的生活中🧗♀️,我們的自尊會下意識地被社會評價左右,這就導致了自尊可能走向不健康🚁。這就是心理學家Michael Kernis所說的「異質性高自尊」(又稱「脆弱性高自尊」,以下簡稱 HSE)。
這種異質性高自尊🫚👞,一般可以分成下面四類🆒:
1)不穩定型😧:對自我的評價不穩定。一會覺得自己很棒,一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種情況,往往是跟外界作出對比、比較之後發生變化,缺乏一個穩定的評價標準。
2)防禦型:特別害怕外界的否定,會不惜一切試圖維持他們的形象👨🏼🎨。這樣的人通常不能接受批評🤾♂️,容易排斥負面評價🧦,只接納正面評價。
3)依賴型🚍:跟防禦型的人相反🦸🏿♀️,特別需要外界的肯定💁🏽♂️。常常會舍棄自己先去滿足別人的期待🏊🏼♂️,很難接受拒絕別人,或讓別人失望🚥。
4)不一致型🕚:「偽裝」出來的高自尊⟹,他們的外在和內在是割裂的。他們的內心其實是自卑的👨👨👦👦🙅🏽♀️,並不喜歡真實的自己,但是熱衷於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信🫱🏻、強大的形象♐️,以維護別人對他的社會評價。
這種異質性高自尊情況都是讓我們把對自己評價的權力交給別人而不是自己。
那麽我們怎去調整這種狀態呢🤳🏿?
1.寬容原則
即我們在處事的過程中保持最大的善意去相信對方是積極的𓀕,正面的,是想要解決問題的。
在心理學的諸多歸因理論中講,人們常常把自己的成功歸因為能力,別人的成功歸因為運氣👮♀️,自己的失敗歸因為運氣🧑⚖️,別人的失敗歸因為他的能力。這種歸因方式從邏輯上來說就是有謬誤的🥎,所以在這個前提下🧑🏻🏭,當別人做出讓我們不舒服的行為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歸因為內部🔈,那麽這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去意識到這種基本的歸因錯誤,盡量能夠歸因到外部的環境,比如說別人指責你的時候📵,你歸因為他故意刁難你🧑🏻🦼,不如認為他對你有誤解🔯,去解開誤解。如果確實需要內因👩🏼🚀🤽🏼♀️,那麽能解釋為能力的問題就盡量不要解釋為對方意圖的問題🕤🐦🔥。
2. 對等原則
如果說別人的評價必須要有證據和基礎🤾🏿♂️,否則別人隨便一句無厘頭或者是不著調的評價我們去難受傷心一天,完全不值得,所以💳,在別人給我們評價的時候,我們要有對等的證據⛹🏿♂️。否則這個評價是無意義我們也不需要理會的🚎🐠。
3. 救火兩步法
在生活中🍻,我們也確實會遇到對方激怒了我們🛌🏼,當下就想發火的情況👦🏻,這個時候怎麽辦🩳?如何克製住自己的情緒?不妨采取以下步驟🛅,來讓自己立刻冷靜下來:
1)轉移註意力🔩。先不要回應,立刻去處理手頭的其他任何一個事情上🖊,先做一會兒👸🏻,轉移一下註意力☝️🧕🏼,就可以想的更清楚🛌🏿,處理事情也更加妥當和理性。
2)第三者視角。可以自己想一想🛟,如果你和對方的溝通,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看會怎麽想🫅,或者他會怎麽理解對方的意圖和想法,那麽我們的回應對方又會怎麽看🧑🦱?怎麽做才是比較妥當的🖨?
4. 防火墻法
什麽叫防火墻法呢?這是一個很有效的自我防衛策略,簡單來說就是
1)多元化認同:我們有很多個方面,別人的評價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並不代表全部的我🛗。
2)隔離: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和判斷🧜♀️,都只是一部分的我,只在當下場景的評判,並不是恒定的任何場景下的我。
3)整合:我可能確實在某個方面不擅長⚛️,但是我可以在另一個方面達到標準,在另一個方面進行努力和超越。
5. 超越勝負
這種是更高境界上的一種態度,有時候又誤解有爭論有矛盾沖突♣︎,本質上不是輸贏🧎,而是更加接近真理。所以,在生活中🙌🏽🖲,當你遇到別人否定你🍂𓀝、質疑你的時候,試著轉移開你的目光:不要去想誰對誰錯,誰輸誰贏🏌🏼,而是想:
「他想表達的重點是什麽?」
「他跟我的分歧在哪裏?」
「他跟我的觀點如何從底層結合起來?」
「他的觀點能夠如何豐富、完善、糾正我的觀點?」
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思維習慣。哪怕從輸贏的角度來看🧒🏻,這個習慣也是非常有效的:它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執著於勝負的人🧜🏿♂️,一開始就輸了;而能看得比勝負更遠的人🕍,才是贏家,因為他們永遠都能有所收獲。
文章來源👯♂️: http://xlzx.xjtu.edu.cn/info/1016/2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