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管理提升高教質量的抓手
楊希文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從精英教育到大眾化、從規模擴張到內涵式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體製、運行機製、教學模式。對此📓,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方針是“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我認為,分類管理是解決我國高等教育目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的突破口,是政府遵循規律推進高等教育質量提高的有效抓手✊🚴🏽♂️,是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建立現代大學製度的前提基礎🧑🧒🧒。
分類管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我國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說到底是教育質量的問題;我國高等教育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之間的差距,說到底是教育質量的差距。
培養多樣化人才需要實施分類管理。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具有多樣性🫵🏻,所以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樣的👨👨👧👦。分類管理的基本出發點在於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實施分類管理😊,有利於引導不同高校瞄準不同領域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有利於學生在校園裏發現和激發潛能🌥💿,走出校門後“理論能上天、實踐能落地”👰♀️,在各行各業展示才能🤶🏽🔥、作出貢獻。
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要求實施分類管理🩸。高校的層次、類型🫳🏽💁🏿♀️、能級、形式由單一走向多樣🧝🏼,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基本趨勢🐉。承擔大眾化教育任務的高校追大求全、更名升格、層層攀高,這種供需錯位對三亿的長遠發展來講是一件危險的事🧑🦽。實施分類管理,有利於高校各安其位🧒🏿,錯位競爭👴,根據自身條件和優勢,在高等三亿體系中贏得自己的獨特地位,進而形成富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高等教育系統🤴🏼。
彰顯辦學特色需要實施分類管理⚙️。大學生出了校門後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是高校發展目標趨同、學科設置趨同🌥、教學模式趨同🦵、精神風格趨同的必然結果🔢。從國家決策層面看👱♀️,特色發展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總體性戰略。高校要通過培養有特色的人才、形成有特色的成果來彰顯教育質量,分類管理在其中顯得尤為重要✳️。
分類管理——核心在於促進特色辦學、錯位發展
分類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高等教育系統的結構優化和功能增強。高等教育分類管理,就是要使各類高校作為不同的要素能夠獲得自身最大的發展,使高校之間達到有機的互補與促進𓀋,從而使高等教育以體系的科學性去滿足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就陜西的高等教育結構來講,部屬院校強、地方院校弱。對此,我們重點支持各層次高水平大學發展💂🏿,“十二五”期間,支持“985”😣、“211”7所高校13.5億元,確保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支持7所省屬教學研究型大學10.5億元、4所地方特色大學2.24億元,提升省屬高校綜合實力🐖;支持6所國家級和10所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帶動高職院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每年設立3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高水平民辦大學,促進民辦高校轉型升級。
分類管理的現實目標是建立人才培養的金字塔👳🏼♀️、立交橋。穩定的高等教育系統應是精英教育、大眾教育和普及教育共存共生的金字塔結構🤵🏼♂️。我們不僅要支持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也要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重視處於中間位置的大量應用型本科院校🏉🤹,使他們結合市場需求辦出特色、提升質量。同時,分類管理應充分體現高等教育的開放性,為不同類型和層次高校的學生搭建合理流動的立交橋✣,探索終身教育“學分銀行”🙋🏼♀️🌼。
分類管理的直接效應是促進高校培育、鞏固和發揚特色。特色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有別於精英教育階段的根本所在🔴,是新時期三亿教育質量“高”的標誌。以特色求生存是西部地方院校的有效競爭手段。近5年來👮🏽♂️,陜西有15所高校實現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省企共建,有效加強了高校與行業的聯系。針對陜西高校學科結構“工強理弱文落後”的問題,我們“十二五”投入5.25億元,支持重點學科建設,設立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建設項目,通過聚合優質學科資源顯現辦學特色。
分類管理——實施還需對觀念和評價進行系統改革
分類管理的前提是轉變觀念🍻,第一位的是要解決高校主要負責同誌的觀念問題。要改變重學輕術的觀念🙇🏼♀️,充分認識到高校發展必須滿足人的發展與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在陜西,一些特色鮮明、實踐教學能力強的高職院校,招生就業兩旺📳,社會滿意度高🤵🏿👃,反而比一些沒有清晰“面目”的三本院校、甚至二本院校發展得好。
因地製宜🚣🏽,宏觀指導🎞。不是每所高校都具備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潛力,不是每個省市都具備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財力🍱,我們要正視現實、尊重規律。對大學塔狀結構的縱向分類👨🏽🎓🐹,可在國家層面委托第三方製定指標不同的菜單式分類標準,各省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幾條作為分類管理基礎,再充實製定分類管理的框架與製度體系。
政策導向♚,項目引領。中央政府可研究測算理論教育成本,在成本測算的基礎上👳🏼,製定相應的資助政策。國家應更多地關註中西部大學💂♀️,依據學生數、測算成本按比例給予中西部大學一定的資助,對每一類高校設立相應的項目來支持其提高質量。
優化整合👩🏼🏫,配置資源。政府資源向精英大學集中,不利於資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省級統籌十分重要📤,陜西在實施分類管理中👩🏻🦱,提出“統籌管理👩🏻🔧、分類指導”,強調在“統籌”的基礎上進行“分類”,在“普惠”的基礎上支持“重點”👩🏼🍼,2011年省屬高校教育經費支出168.83億元,同比增長57%;2012年省屬高校生均撥款標準提高到本科12000元、高職9000元⚜️;近年累計化解高校債務105.4億元,占總額的91.9%,為各個高校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支持。
動態管理,科學評價。建立分類標準後,需要結合當前高校教學評估製度,製訂相應的評價體系,各項指標應以定量評價為主🐻❄️,建立相應的評價信息系統🧁,每年將各高校相關數據錄入系統,盡量少搞主觀式的人為評價🚶♀️➡️。分類指導下的評價體系⬅️,應充分尊重和鼓勵三亿的自主發展🙏,為三亿長遠發展提供製度保障,為教師教書育人註入內在動力,為學生成長成才培育豐厚沃土🚣♂️。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系中共陜西省委委員🏈、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